。
因此他脱口而出:“确实是英雄所见略同,只是关某对于上海县与松江府还有一些想法……”
虽然是英雄所见略同,但问题在于英雄与英雄之间是不可能团结一致有着完全一样的想法,但是关华说得畅快至极,把自己的
不成熟想法甚至包括许多海北镇政策完全不同的想法都说了出来,直到说完之后他才明白自己孟浪了。
只是柳鹏听完却是笑道:“接管上海确实是借重关老板了,不但要借重关老板的武力,而且还要借重关老板的不世智慧!”
不过柳鹏知道江南问题极其复杂,象顺治初年是先把江南接收下来才下达剃发令,自己也是先把江南接收下来才能考虑到治理
的问题。
因此他告诉关华道:“但是江南的事情首先是先维持下来,只要不与海北镇的基本大政抵触,那尽可能先维持下来暂时按老办法
来办,然后再借重关老板与江南诸位贤能的智慧考虑怎样与民休息……”
关华知道海北的“基本大政”只是一些琐细的细节,比方说不缠足、兴新学,虽然他觉得其中很多细节难以接受,但是这也是大
势所趋,关键还是柳鹏所说的那样,尽量“先维持下来”,后来再慢慢与海北镇进行力争。
因此他当即答应下来:“还是殿下想得周全,是我太急切一些,只要拿下了江南,一切都可以慢慢来!”
只是他却有一个极其恶意的想法,在丢掉江南之后,少年皇帝与内阁还有新任的大宗伯徐光启该怎么办!
对于崇祯皇帝,崇桢二年的徐州之乱完全打乱他的布置,原来他寄希望于袁崇焕,总以为五年复辽即使不能落实下去,但是至
少能把宁锦防线维持下去,到时候再慢慢对付柳鹏与海北镇这帮乱臣贼子。
虽然柳鹏与海北镇都是乱臣贼子,甚至连崇祯年号都不肯用,但是崇祯皇帝在这个问题上却尽量采取缓和,甚至没免去柳鹏这
个金州督抚的头衔,而是派使者与柳鹏讨价还价。
事实上双方的谈判进行很顺利,柳鹏提出的要求虽然很多,但是双方谈到最后还是达成了一致,柳鹏甚至表现了很大的诚意,
不但在很多核心利益做出让步,甚至准备在海盖战线进行一次全面攻势以缓和关宁军方面的压力。
但是问题却在大明内部,柳鹏所有条件的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封王”!
没错,柳鹏的要求很简单,那就是封王!
而且海北方面的使者很直接地表示以柳鹏这些年的功业绝对已经到了封王的时候,他现在还没有封王纯属朝廷封赏不公。
但是接下去内阁、司礼监、六部以及满朝文武为了这个问题已经吵翻天了,大家先是就该不该给柳鹏封王的问题争得你死我活
,甚至直接把满朝文武分裂了几个有着不同共识的集团。
虽然说众正盈朝,但是众正盈朝的结果大家根本在任何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而且大家很快变成了相互攻击甚至变成了人身攻
击,完全对人不对事,甚至翻起了历史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崇祯只能亲自出面力压众议,但是接下去又遇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该给柳鹏封一个字还是两字王。
这实际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技术问题,但是满朝文武简直打了鸡血一般在这个问题争个不停。
有的朝臣认为柳鹏狂悖无礼,大明两百余年一字亲王只封给宗室子弟,柳鹏一个乱臣贼子何德何能敢封一个字,给他封一个国
公已经宽厚至极,现在迫于形势最多也只能封一个二字王。
但是更多的朝臣却认为封王既然是缓兵之策,那就是直接一步到位封一字王,而不应当封二字王,不然柳鹏得到了这个郡王的
位置之后肯定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不但不能收到缓兵之策的效果,反而会激怒了柳鹏与海北镇。
在这个问题上,双方都摆事实讲道理,甚至连内阁的诏书都被给事中挡了回去,现在双方都没有足够的力量说服对方,只能一
直拖下去,任由海北方面依旧是把崇祯皇帝称为信王,仍然是行用天启年号。
到了最后连崇祯皇帝与内阁、司礼监都觉得先这样糊弄下去似乎也不错,只要海北镇公然树旗造反,漕运依旧维持下去,那么
大家就继续装作看不见,毕竟崇祯皇帝可比柳鹏年轻得多,这样耗下去肯定是年轻的崇祯皇帝更有优势。
但是崇祯根本没想到姚正与刘兴祚会搞出这么一番大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