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章清代文学(第1页)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在名作如林异彩纷呈的古典小说领域里,还没有一部作品能像《聊斋志异》那样,用文言写作,却又拥有众多的读者。

《聊斋志异》自问世以来,很快风行天下,脍炙人口,经久不衰。

蒲松龄(07年),字留仙,清代文学家,山东淄川(今属淄博市)人。

蒲松龄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书香世家,但功名不显。

父蒲弃学经商,然广读经史,学识渊博。

蒲松龄9岁时,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取秀才,颇有文名,但以后屡试不中。

0岁时,与同乡学友王鹿瞻李希梅张笃庆等人结“郢中诗社”

三十多岁时,应好友孙蕙邀请,到江苏扬州府宝应县做幕宾。

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离乡南游,对其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南方的自然山水风俗民情官场的腐败人民的痛苦,他都深有体验,还结交了一些南方下层歌女。

北归后,以到缙绅之家(即有官职的或做过官的人家)设馆为生,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

7岁撤帐归家,过了一段饮酒作诗闲暇自娱的生活。

蒲松龄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

加之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异事,吸取创作营养,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短篇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

大文学家王士祯对《聊斋志异》的赏识,算得上是蒲松龄人生的重要事件。

王士祯,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新城人,官至刑部尚书,他创立“神韵说”

,是清初一代文宗。

蒲松龄曾应淄西知名人士毕际有的聘请,教毕际有的孙子们读书,也代毕际有父子作一些应酬性文章。

王士祯丁忧期间到西铺探望姑母,即毕际有的夫人,因此和蒲松龄相识。

王士祯对《聊斋志异》很感兴趣,向蒲松龄借阅后,写下条评语,比如,说《张诚》是“一本绝妙传奇”

,说《连城》“雅是情种,不意《牡丹亭》后复有此人”

此外,他还写下一首诗《戏题蒲生〈聊斋志异〉卷后》:“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

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

这首诗称赞《聊斋志异》的传奇性与趣味性。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有短篇小说篇。

小说怀着对现实社会的愤懑情绪,揭露嘲讽贪官污吏恶霸豪绅贪婪狠毒的嘴脸,笔锋刺向封建政治制度。

蒲松龄对腐朽的科举制度有着切身的体会,通过《司文郎》《考弊司》《书痴》等篇,无情地揭开了科举制度的黑幕,勾画出了考官们昏庸贪婪的面目,剖析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禁锢与腐蚀,谴责了考场中营私舞弊的风气。

而对人间坚贞纯洁的爱情,以及为了这种爱情而努力抗争的底层妇女穷书生,他也予以衷心的赞美。

此外,有些短篇则是阐释伦理道德的寓意故事,具有教育意义,如《画皮》《崂山道士》等。

《聊斋志异》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和惊人的想象力,这主要表现在对正面人物的塑造上,特别是表现在由花妖狐魅变来的女性形象上。

另外,作者善于运用梦境和上天入地虚无变幻的手法营造情节,冲破现实的束缚,表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聊斋志异》内容丰富多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新奇,结构巧妙,千姿百态。

作者将古代小说中“志怪”

“传奇”

和“人情”

的精华特色揉为一体,艺术造诣在历代文言小说之上,是7世纪后半期话本拟话本小说已过花红时节结出的硕果,也是我国微型小说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的分水岭。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卜阴匠

卜阴匠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鲁班宗师之后,世人延续了厌胜术法,久而久之与道巫结合,形成了卜阴秘法。卜者,筮也,以奇门遁甲之术施法定局阴者,死物也,以死物阴灵助术法成效。我来自祖传的阴匠家族,无奈家道中落,平日以售卖风水摆件为生,暗地里却做着一些卜阴匠的营生。因为一次巧合的经历,展开了自己诡异的旅程...

鸽骑的骑士日常

鸽骑的骑士日常

当资深鸽骑真的变成了骑士,在这个由无数日剧组成的世界里,任游又该怎样去追寻乃木坂的身影呢?...

继承三万亿

继承三万亿

出生便是陈氏集团继承人,坐拥资产三万亿。柯尼塞尔,售价一千两百万?买!汤臣一品大豪宅?买!什么?名下还有三十几栋商业写字楼收租?陈阳闲来无事出海钓鱼,偶尔和身边的校花女友逛逛街,日子过得有滋有润!本书讲述神豪的日常生活,不后宫,轻松,装逼!...

财神兑换系统

财神兑换系统

赵小财来到魔仙大陆搞笑了,身怀财神兑换系统,他努力自黑搞笑装逼魔仙大陆已经十万年无人成仙成魔了,这是为什么?赵小财是成仙还是成魔?他能否开辟魔仙大陆十万年来第一的神话?拭目以待,希望大家喜欢本书...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