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九十四章 成都风云八(第3页)

部队解散后,高原和黄苏向刘一民简要汇报了11师部队整编情况。

由于俘虏多,兵员充足,整编后的11师,兵强马壮。

其中31团一营、32团四营,就是老一营、老四营每班16人,每排66人,每连238人,两个营满编都是846人。

其他营每班12人,每排38人,每连146人,每营558人。

各团都设有一个360人的火力支援营,一个120人的工兵连,一个120人的辎重连,一个36人的警卫排,一个12人的侦察班、9人的通讯班、炊事班。

31团和32团都达到了2630人,33团2340人,加上1630人的师直属部队,全师共9230人。

听得刘一民直乍舌,11师是这样,估计12师、13师人数也不会少到哪里去,这样的话,加上军团直属部队,自己的红七军团岂不是已经有3万多人了么?从遵义出发的时候还是15000人呢,到乐山变成了20000多人,怎么到成都就变成3万多人了呢?看来,干部们都跟着自己学会了,宁可磨破嘴皮子做思想工作,也不愿意放过一个俘虏兵了。

照这样发展下去,再有几年,想不去南京找蒋委员长喝茶都不行了,发展壮大了的部队会推着自己去的!

在一营吃过晚饭,刘一民让王大湖、王新运把副班长以上干部的识字本收上来,一本一本认真查阅,有错字的,直接用笔批改。

对识字多、进步快的,写上一句表扬话。

对识字少的,写上一句鼓励话。

又精心挑选出5本最好的,在每个本子的封面上用正楷分别题上“学习使人进步”

、“做有文化的红军战士”

、“生命的意义在于不停地追求进步”

、“知识是我们改造世界的武器”

、“有文化才能动员千千万万人与我们一起奋斗”

落款都是“中国工农红军红七军团军团长刘一民,西元1934年元月7日晚于成都”

批改完后,交代王新运把识字本发回去让战士们学习,要把5本最好的挂在营房门口,让战士们观摩两天。

令刘一民想不到的是,他的这一举动,在七军团引起了强大反响。

老二营、老三营、老四营、老五营、老六营的干部战士听说后,极度不平,直说军团长不公。

接下来的几天,几个老骨干营的营长、教导员,都捧着干部战士的识字本去找军团长,要求他无论如何批改,否则战士们的思想工作不好做。

弄得刘一民连续几个晚上都在办公室挑灯奋战。

其他部队听说后,团长、政委、营长、教导员们都二话不说,拿出军团后勤处发下来的津贴,给每个战士买识字本和读本。

全军团形成了一种比学习、比思想、比作风、比纪律、比训练、比战绩的风尚。

以后红七军团以及由它衍生的部队就形成了个传统,只要刘一民来部队,在汇报检查结束时,必然会捧出一摞战士学习笔记,让他批改。

当然,刘一民批改的这些识字本,战士们都很珍视,终生保存。

特别是刘一民给六个老骨干营干部战士批改的识字本,后来成了收藏界追捧的无价之宝。

其中有几个著名烈士,牺牲后胸口贴身保存的就是刘一民批阅的识字本。

这些识字本都进了军事博物馆。

整整一下午都在陪同刘一民检查的黄苏,回去后在日记本上写道:“军团长的作风深深地感动了我。

特别是他批改战士识字本时严肃认真的形象,从此将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鼓励我、鞭策我,促使我更好地工作。

我敢断言,从古至今,没有一个将领会向军团长这样督促战士学习的。

他代表了我们红军注重学习、善于学习的新形象。”

回到卫戍司令部后,刘一民叫来蔡中和冯达飞,取出他从通道就开始写的《红军步兵训练手册》,让两个人拿回去翻阅、提意见。

第二天早上一大早,蔡中和冯达飞就来找刘一民了,蔡中说应该马上印发部队对照训练,冯达飞表示同意印发部队训练,但是如果让他主持组织部队训练,他担心完不成任务。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一世狼王

一世狼王

龙入海虎归山一代龙魂兵王回归都市,还没等纵横都市,竟然因为缺钱向美女老婆借钱...

叶凡何思凝

叶凡何思凝

那一晚,他把自己的第一次给了一个女大学生...

都市之无敌仙帝

都市之无敌仙帝

获得强大能力,从山村学校发展,老师无敌!...

为己封神

为己封神

手持天运封神盘,为己封神。在这个世界拥有各种灵体的武道天骄面前,罗天从掌控土地之力的土部小神开始,展开了自己的崛起之路...

进击的原配

进击的原配

三年前,她以还债情人的身份,嫁给了他。只可惜,这个所谓的老公,却天天虐她千百遍。三年之后,她终于刑满释放,可是,却怀了他的种。当他得知真相,却要她拿掉肚子里的孩子。马上拿掉肚子里的孩子,别想用孩子威胁我。一别五年,她如凤凰涅槃,化茧成蝶再相遇,他是她的顶头上司,她的前途攥在他手里。一场爱的较量,刚刚开始...

绝代邪少

绝代邪少

无意之间,陈枫的身上发生了不可思议的改变!看一代强者苏醒之后,怎样在这繁华的都市之中,掀起一番滔天传闻,又是如何以惊精心手段,让天下倾城,让美人倾心!...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