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听到舒寒这句话,崔项明不由得心中兴奋。
舒寒的大手笔他是见识过的,几个月前还是炼气期时就展露不下于筑基期修士的财富。
而几个月后更是神奇般晋升到筑基期,如此快的速度,只能说这人后台很硬。
很硬,就代表很有钱!
说不定招待好这位贵客,他一人就能抵得上宝光阁数年的交易额。
崔项明连忙道:“有什么要求道友尽管提!
我宝光阁乃是金蚕会的分支,背后有金蚕会源源不断支持,什么材料崔某都能替道友寻得。”
金蚕会?
舒寒想要询问这金蚕会是什么来头,不过他思想,还是觉得不问为好。
他现在伪装的是一个大门派弟子,听崔项明的口气,这金蚕会应该在大云之北十分出名。
自己若是不知道,岂不是让人怀疑他的背景身份?于是舒寒便说:“这样甚好,我这有一张清单,请道友过目。”
一串长长的材料清单让崔项明眉头的大皱。
这项材料清单记载了绝音断肠阵、星象如意阵和身外化身术的辅助材料,而且让舒寒打乱过顺序,旁人绝对看不出来舒寒想要炼制什么东西。
崔项明看完,脸色有些尴尬,说道:“道友这份材料清单上很多东西都过于珍稀罕见,我宝光阁大概只能提供其中不到三分之一的材料。
其他材料的话,我可以亲自为道友跑一趟金蚕会,不过……可能需要数量巨大的灵石……”
舒寒点点头:“那就劳烦崔道友了现有的材料你直接报个价吧,看我今日所带灵石够不够。”
崔项明十指弹动,在快速心算这些材料的价值,他看到舒寒气定神闲的样子,预感这次买卖只不过是开胃菜。
后续那些材料才是重头戏,千万不可报高价把这位贵客吓跑了。
于是他语气有些犹豫说道:“收道友一万四千颗下品灵石如何?”
“一万四吗……”
崔项明口气犹豫,舒寒也跟着犹豫起来。
崔项明一咬牙:“一万三也可以,道友,这已经是我们的成本价了,我看道友跟我宝光阁有缘,就不赚道友灵石了。”
又是有缘!
青石集会逛一圈,满大街都是跟我有缘!
不过看着崔项明,舒寒也知道他是在等后续的大头生意,肯定没有虚报价格,于是说:“行!
不过这次没有那么多下品灵石,我给道友六十五颗中品灵石如何?”
“行!
成交!”
崔项明一口咬定,中品灵石市面价格是一比二百,而且中品灵石流通价值更高。
崔项明赶忙给舒寒倒茶,这时,楼下的大厅司事慌慌张张冲了上来,崔项明见状怒道:“慌慌张张什么!
没看见本阁主在招待贵客吗!
滚出去!”
然而那司事抖落着手中一张金黄丝质卷轴,崔项明怒气的脸立刻变了。
一把抢过那卷轴,立刻打开查看。
舒寒侧目瞥过一眼,看到那卷轴背面写着四个大字:“金蚕急令!”
接着他注意到崔项明越看眉头皱得越深,居然还以难以捕捉的速度偷瞟了自己一眼。
顿时舒寒整个人感觉都不好了。
接着,崔项明闭上卷轴,哈哈大笑:“道友你真是有福气,最近金蚕会在不远的天南城有一场盛大集会。
无敌从欠钱开始是已疯精心创作的玄幻小说,长风文学网实时更新无敌从欠钱开始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无敌从欠钱开始评论,并不代表长风文学网赞同或者支持无敌从欠钱开始读者的观点。...
作为林家的养女,林萧这一生都得报恩!可抢了她心爱男人的妹妹不仅不罢休了还把送陪人一夜未遂的她推下了山崖!林萧不能忍!浑身是血走出了森林的她本以为救了一个会知恩图报的男人,结果霸道又妖孽的男人占了她便宜不说还要杀她!!?MMP,简直神经病!更出奇地是这不吭一声将她留在森林中的他有一天不仅如神灵般降临还让人拧来了几十个装满钞票的箱子站在她的面前说女人,给我生猴子!林萧不仅想打人还想骂人!可攫住她下颚的妖孽男人又说你不是诅咒我这辈子都娶不到老婆跟没人给我生猴子?那就你了!原本这一切是多么的美好梦幻,可忽然有一天他又对她说林萧,我们分手吧!...
作为一名倍受排挤的小经纪人,姐表示鸭梨很大。 什么?还要负责一个过气N年的偶像明星?太坑爹了有木有?! 签约困难重重戏场暗波汹涌过气艺人还要玩清高孤傲 哼,老虎不发威当姐是病猫! 掳起袖子,挺起胸膛,姐要大干一场。就算是滩烂泥,也要给糊到墙上。 更何况,他其实是蒙尘之玉,无冕之王。 漫漫星途,几度沉浮。且看一名小经纪人如何携手过气偶像步步为营,辗转而上,终将谱写辉煌。 (十分感谢起点女生封面组李癸铜大人制作封面,水印mm提出意见修改简介。读者群217708885,书名验证)...
天位十三境,境境渡觉悟!三千大世界,界界有本源!三千界元法,撼动仙王座!...
我偷拆了老妈的一个淘宝包裹,里面竟然是为了这个包裹,我远走鬼村寻找爸妈★金子就是钞票走访广西风水大家廖家广西十万大山苏联老建筑象州蚂蚁坟龙女基督教堂纳禄古村落等地收集资料,构思新作阴缘诡爱恋上灵异先生,用她独特的理解,丰富的民俗知识,巧妙的心理逻辑分析,为您展开一个跟历史真实事件有关的悬疑灵异文。...
穿越大唐,张诺只想安安稳稳地经营好酒馆,到时候经济改善了就买个丫鬟,娶个漂亮媳妇过上好日子,结果,他营业的第一天就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李世民。作为穿越者,他拥有着远超这个时代的目光与见识,随口闲扯两句,听在李世民的耳中都是振聋发聩。不久后,张诺发现,自己随便说说的东西,居然就变成了大唐的治国方针...